镇街分站:

当前位置: 凯发体育官网导航 > 专题专栏 >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贵池篇章

【和美乡村行】梅村镇霄坑村:茶文旅融合香更浓-凯发体育官网导航

发布时间:2024-12-19 09:21 来源:宝地贵池微信公众号 阅读次数:
【字体大小:】

俯瞰贵池区地图,在九华山西脉、老山自然保护区腹地的高山峡谷中有一颗璀璨明珠——梅村镇霄坑村,秀丽的风光、富集的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这片土地注入了无限活力。走进入冬后的霄坑村,映入眼帘处依然是满目苍翠,漫山遍野的茶园生机盎然。

“霄坑绿茶”历史悠久,在这里,几乎每家每户都有自己的茶园。“曾经,售卖竹木柴炭等自然资源是霄坑人的主要收入来源,而茶叶只是作为副业。”霄坑村党委副书记吴雄回忆道,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,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。看着被砍伐的山林,霄坑人意识到不能再一味地消耗资源。20世纪90年代中期,霄坑人开始响应国家号召封山育林,而种茶树就成了村民们最优选,曾经的伐木处都种上了茶树,茶林即成山林,有赖于独特的地理优势,霄坑的茶产业发展迅猛。为了打响“霄坑绿茶”品牌,2018年霄坑村六家规模茶叶企业联合发起成立了“贵池区霄坑茶叶协会”。目前,全村茶园种植面积6000余亩,大小茶叶加工厂22家,茶叶年产值超6000万元。在2024年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中,“霄坑绿茶”品牌价值已提升到10.86亿元。

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,霄坑人也认识到,传统的种植、营销和发展模式已到了看得见的天花板。想要发展,必须创新,走出一条属于霄坑人自己的新路来。

“今天我给大家分享一道用霄坑绿茶制作的经典菜品——茶叶炒鸡蛋……”初见时,80后退伍返乡创业青年张福星正在进行短视频拍摄。作为新一代茶人,他深知家乡茶产业和文旅资源的巨大潜力。2015年4月,他创办茶乡里生态农业有限公司,在加工销售茶叶的同时开办民宿,让前来游玩的游客可以在绿水青山间有茶、有吃、有游。茶香也怕巷子深,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到霄坑的魅力,他积极利用小红书、抖音等网络平台为家乡推广引流。“目前民宿年均营业额能达四五十万元,茶叶年销售额也达七十万元。”他坦言道,创业的成功离不开家乡的支持助力。张福星所走的路,正是霄坑村正在走的一条共同富裕道路——茶旅融合。霄坑村境内月亮湾、龙池瀑布、原始森林、陈坑竹海、百丈崖云雾等自然景观一步一景,美不胜收,是生态旅游的理想栖息地。以茶产业、茶文化、茶生活为核心驱动,依托优质的山水资源所实现的“茶旅”让霄坑村的“茶香”愈发浓郁。

视线透过眼前“茶旅”所附着的绿色,还有一抹红色格外显眼。在霄坑村村委会对面,中共黄西工委纪念馆(池州市贵池区保密教育基地)坐落于此。曾经,黄西工委、黄西总队机关领导贵池人民在这里开创游击根据地,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,为横渡长江、解放贵池创造了有利条件,为解放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。如今,霄坑村瞄准近年来的“红色旅游”热潮,立足资源禀赋,依托原“黄西工委”驻地遗址打造了此处“红旅”目的地。自2021年6月开馆以来,共接待参观学习教育人员逾4.5万人次。多年来,该村坚持绿色发展不动摇,以“茶旅 红旅”为两翼,依托“红 绿”的发展模式、“绿茶 红色教育 文旅”的融合发展产业,乘着和美乡村的发展东风,与时俱进。

“现在的霄坑村正在进行着省级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,霄坑游客服务中心、霄坑绿茶博物馆、霄坑文化大舞台等正在建设。相信到2025年春暖花开的茶季,会给大家展现一个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的新霄坑!”吴雄自信地说。茶旅融合绘新景,乡村振兴开新篇,如今霄坑的共富“新茶香”正越飘越远,越飘越香。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
网站地图